【香港行山推介】新界北區邊境蓮麻坑礦洞|香港最大礦場遺址|繞禁區路邊走1.5小時快閃路線
Updated: May 16, 2022

新界最北面的邊境地區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,曾經是禁區無人能入。直到2016年政府的解禁,邊境地區成了不少人的探索地點,除了能找到傳統的鄉村人情及歷史建築外,亦發掘了不少保留完整的大自然風景,蓮麻坑礦洞便是其中的一大發現。
到訪蓮麻坑礦洞最常推介的路線是翻越紅花嶺(492m)到礦洞,既能一嘗行山樂又能探訪其他廢棄的遺址。然而原來有個更快捷又省時的方法,就是沿禁區路鐵絲網邊的山徑走,到蓮麻坑村再到礦洞,全程約2.5km,連打卡、休息需時3hrs,可說是個礦洞快閃遊。
禁區路

在上水站乘59K綠色小巴到蓮麻坑,雖說蓮麻坑村已從邊境禁區範圍被剔除,但原來蓮麻坑路連接橫瀝至蓮麻坑村一段700m的路段仍屬禁區,須持有效的許可證才可進入否則是犯法的。因此需在蓮麻坑檢查站(Google Map顯示為「橫瀝警岡」)下車。
有路牌提示前方600m便是禁區路,而右方為「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崗」,會有警員及警犬駐守。警員會詢問遊人是否知道前方是禁區路?只要回答知道並告知是前往行山便會放行。

首次踏入邊界路段,非常新鮮,人影稀疏,左方便是大陸,民居近在咫尺,遠處更能看到有國徽的建築物,幾步之隔卻是不同的天地。

禁區路段的入口及出口大門是打開的,方便持許可證的小巴及車輛駛入,雖監測亭沒人,但小編不時看到有警車巡邏,因此不要冒險犯法。

繞路的入口在禁區外的右方小徑鑽入,樹上有絲帶及白色小牌寫着「上礦山」的指示

由於是非正規路線,不要期望是輕鬆簡單,約10mins會來到最艱難的一段,需要游繩攙扶上下。

然後更要綑鐵絲網邊走,草樹叢生又路徑狹窄,簡直有種偷渡邊境的感覺。

來到藍色建築物的位置,向左方前進。期後的路徑不時會跨過碎石、樹桿或暗斜路,小心翼翼便可。
最後沿銀色欄杆走,再跨越排水道,便成功繞過禁區路來到蓮麻坑村,雖然花了約25mins,卻驚險重重。
蓮麻坑村

位於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,曾經是禁區範圍,於2016年1月4日解禁。逾300多歷史的蓮麻坑村,由於盛產「山橙」即當地人稱之為「蓮麻」而命名。

進入蓮麻坑村以此大樹作為標記,左方是前往礦洞,右方是前往民居。
小編到訪當天環境寧靜得幾乎未曾見過村民,建築物新舊式混雜,這裡有村內最大姓氏的葉氏祠堂、葉定仕故居等古舊建築物,也有遊樂場及公廁等設施。公廁附近為小巴的總站,但只有許可證的人士才可從此處上落,否則郊遊人士仍需繞過禁區路才能上下車。
麥景陶碉堡(礦山)
沿大樹左方走便會看到登上的樓梯,共917梯級,兩旁長滿茂密的草叢,樓梯鋪建完整容易走,雖不算短又不算長約25mins便完成,但炎熱天氣來確是感到吃力。
越高的位置景色越開揚,回頭望能俯瞰蓮麻坑村與深圳一帶的風景,來個鄉村與城市對比的景緻。
樓梯的盡頭為麥景陶碉堡的位置,建於40-50年代期間,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為七座碉堡中海拔第二高的一座,主要用作守衛邊境阻止非法入境者潛入。小編曾到訪過馬草壟的碉堡,建築設計一致,亦同樣沒有開放被鐵絲網包圍着。
蓮麻坑礦洞
礦山追溯到30年代末開始投產,面積達151公頃,主要生產鉛、鋅、黃鐵礦、黃銅礦等礦物;到二戰時期,被日軍佔領主要採鉛礦以製造子彈等軍火;後來採礦業式微、鉛價大跌,政府於1962年收回礦場經營權,同時蓮麻坑村又列入禁區境內,就這樣礦場便荒廢多年,直至解禁一刻才再次被人探索。

從碉堡繼續前進,左方看到「危險」的警告牌便是進入礦洞的入口。之所以危險是因為礦洞荒廢已久,沒有修葺、某些洞口長滿草叢或被碎石堵塞,更有塌陷的危機。曾有探險者因不慎跌入十米多高的礦坑而致命,因此看到洞口也不要隨便冒險內探。
據悉礦場約有6個礦洞,四通八達,現時保存得最完整及規模最大的為6號礦洞,從危險警告牌沿絲帶記號走約10mins便到達。6號礦洞非常壯觀,由3個大洞口組成,最大的洞口約8m高。
不時看到幼細的水滴從洞口柔柔而下,瞬間變成了森林的水簾洞,充滿仙氣。
內裡空間廣闊高深,能容納10多人或以上,為昔日礦工休憩的地方,因而被稱為「大廳」。
礦洞陰涼的環境,是避暑的天然好地方外,亦促成了蝙蝠的棲息地。不說不知蓮麻坑礦洞原來是香港重要的蝙蝠棲息地之一,已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(SSSI)。多個被鐵閘封鎖的礦坑,便是蝙蝠的所在處,為了防止其棲息地受到影響,而要封上杜絕遊人。
小確幸的是6號礦洞的左旁,還留存着一個可供遊人穿越的礦坑。洞口望內有分岔口,左邊為倔口路,右邊則可貫穿,雖然只有短短的3mins,但足以感受到漆黑一片、神秘刺激的探礦洞感覺。

另一邊的洞口景緻開揚,面向深圳的梧桐山,可見山頂上的電視搭地標。
下方為一片碎石斜坡,往下走是3號礦洞的位置。然而此路徑有一定的難道,沒有經驗者絕不鼓勵走,不然相對簡單的就是花少少時間,經叢林路沿絲帶指示繞個大圈到3號礦洞。
3號礦洞
洞口比6號礦洞細少很多,呈四方形,內裡分了3條支路。由於是泥濘路,深淺度及方向不明,因此不鼓勵深入探險,在洞口附近到此一遊便足夠。

沿碎石路走上會回到剛才開揚的位置,但切忌要量力而為,否則還是走回頭路較好。
【注意】
需在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崗上下車,會有警員詢問,只要告知是前往行山便會放行
沒有許可證不可乘小巴經蓮麻坑路連接橫瀝至蓮麻坑村一段700m的路段
在蓮麻坑遊樂場附近有公廁,村內亦可能有的士多開放可供補給
「大廳」左方有一個礦坑可穿過,雖短呈但十分黑暗,需自備電筒以作照明
礦山有多個礦洞,但礦坑荒廢多年,沒經修葺,會有塌陷的危機,路線亦未明,因此不要隨便冒險內探
礦洞內有多個礦坑被封鎖為蝙蝠棲息的地方,不要試圖闖入為求一看蝙蝠,對蝙蝠造成干擾;亦有可能有蝙蝠飛過,要有心理準備
請愛釋及保護大自然,自行帶走垃圾
【INFO】 地名: 蓮麻坑礦洞 位置: 新界北區邊境 前往方法: 港鐵上水站Exit A沿天橋到小巴站乘59K綠巴 → 於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岡站下車 → 往前走600m會到達禁區路的閘口→ 從閘口外的右方山徑進入(有白色小牌寫着「上礦山」的指示) → 一直沿左方前進繞過禁區路到蓮麻坑村 → 進村看到的第一棵大樹為記號 → 往大樹的左方走到樓梯位置 → 沿樓梯上經麥景陶碉堡再前進至在左方看到「危險」的警告牌→ 繞警告牌再沿絲帶指示到達蓮麻坑礦洞 離開方法: 沿路折返 → 需回到打鼓嶺警區十二號警岡位置才可上小巴 → 乘59K小巴回上水港鐵站 |
FOLLOW 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