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迷城- 摩洛哥菲斯 【Fes】
Updated: Feb 20, 2021

從撒哈拉沙漠乘車約8小時來到位於摩洛哥北部歷史最悠久的皇城,擁有濃厚阿拉伯民族風情之地 - 菲斯(Fes)。
菲斯古城建於789年,在阿拉伯語中有「金色斧子」及「肥美土地」之意,亦由於建築物多以黃色為主,又被稱為「黃城」;是北非史上第一個回教城市,亦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【拉巴特(Rabat)、馬拉喀什(Marrakech)、菲斯(Fes)和梅克內斯(Meknes)】最古老。在12世紀菲斯成為世上規模最大的中世紀皇城,今天則成為摩洛哥第3大城市。美國著名雜誌《Traveller》更評為全球10大最浪漫城市之一,到底這個地方有什麼魅力?
菲斯分了三個區域,建於9世紀的舊城/老城區(Fes el Bali / Médina of Fes);建於14世紀的新城區(Fes el Jadid),為猶太區及皇宮所在地;以及20世紀在法國殖民時期所建的新市區(Ville Nouvelle Fes)。只短暫停留24hrs的小編,要遊歷3個區域當然是沒可能的事,因此只能集中而倉猝地遊最具歷史價值、最聞名於世、最非去不可的舊城區。
舊城/老城區(Fes el Bali / Médina of Fes)

被17公里長城牆圍着的舊城區是菲斯最古老的一區,居住了約40多萬人,於1981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「世界文化遺產」,是受保護地區。佔地250公頃分了187區,而每區都有自己的清真寺,全盛時期清真寺多達785座,現時則保留了約360座,被視為伊斯蘭教聖地。
舊城擁有9000多條的街道,4000多條狹窄蜿蜒的小巷,只是聽聽數字已令人嘩然。複雜如迷宮的舊城,被譽為「世界一千年迷城」,即使在當地使用了GPS也未必能定位出想要走的方向、位置,能靠的只有問路或憑自己的方向感,因此旅客們在舊城‘自轉’是見怪不怪。
這裡秉承着摩洛哥一千多年來的宗教、文化與藝術,越過城牆便擺脫了科技發達的城市,在無汽車的地域下,以驢子、馬車和手推車作為運輸及交通工具;家家戶戶依靠傳統手工藝為生的樸素生活,就像坐了時空穿梭機,回到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。

菲斯舊城如「一千零一夜」的活化版,尤其是《阿拉丁與神燈》和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》故事裡所描繪的阿拉伯社會風土人情,像極是舊城區的映射。那到底「一千零一夜」這部阿拉伯中世紀著名的民間傳說,源發地是不是菲斯?到現在還是一個謎,但唯一肯定的是每個來到菲斯舊城的旅客,都不約而同地說如同走進了「一千零一夜」的現實世界。
Riad Dar Iline
菲斯是旅客入住當地特色傳統民宿的首選地,比其次的馬拉喀什擁有更多Riad或Dar供選擇,而且商業化感低,地道風情感更高。由於小編在馬拉喀什已體驗過所謂的網紅Riad了,再加上在菲斯只逗留短短的24hrs,一個晚上的住宿就抱着「平、靚、正」的心態去尋找。Riad Dar Iline位於菲斯舊城區,距離藍門約10mins步行時間,價錢約HK$300多,符合了小編的所有要求。
Riad是密封的天井型,中央有個噴水池,上方吊着一個古色古香的大吊燈,是典型的摩洛哥傳統民宿。

小編最欣賞這一個小角,整部牆壁都拼湊着摩洛哥馬賽克圖案而且層次分明,如果時間多的話,小編會坐在沙發上然後品嚐着當地的一杯薄荷茶,是何等寫意呢!
小編對Riad的初步感覺算是不錯,卻想不到看過房間後會大跌眼鏡,甚至被小編選為是整個摩洛哥旅程中住宿最差的一間。房間被安排在最頂層,打開門的一刻,坑渠味撲鼻而來,房間是密封式只有廁所一個小小的窗口,幸好有空調,不然的話也不知怎麼散去那股嗅味。
廁所亦是浴室,中間只有一塊浴簾隔着,地方非常狹窄。房間地方同樣不大,但足夠放置兩個大型行李箱。房間的感覺好像被丟空了很久,而且清潔度非常差,地氈、地板、被鋪都是塵埃,令人全身不舒服,幸好只是睡一個晚上,硬着頭皮便過了。

第二天退房時,經過其他正在清潔中的房間,小編簡直傻了眼,別的房間不論風格設計、感官、清潔度都比小編住的優勝,不得不信一句話‘平野無好野’!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。
皮革工廠(Chouara Tannery)
遊舊城市集最正規路線是從藍門出發,然而小編卻在巧合下從皮革工廠開始。事源在退房後先乘的士到新市區的CTM巴士總站,買當天晚上到藍城(Chefchaoeun)的車票才遊市集。好奇下問司機能否在皮革工廠附近放下我們,結果他說可以直接載我們到目的地,就這樣地小編不費吹灰之力便來到皮革工廠。
工廠沒有一個明確的入口,因為四周都被皮革商店包圍着,而最有利能觀賞的位置就是從附近的商店天台俯瞰。小編做過資料蒐集8-12號店舖的景觀最佳,能目睹整個皮革工廠,然而已被送到某個店舖門口的小編已沒有選擇權了,甚至連店舖的商號也沒留意已被職員殷勤地接待。
皮革工廠以臭氣熏天為特色,奇臭無比的氣味彌漫在空氣中驅而不散,令人嘔心。為降低其刺激性,來訪的旅客都會送上一束薄荷葉,聞着有助舒緩嗅覺。到達天台臭味更濃郁,但氣味不至於惡心是小編能忍受到的。四周都是滿滿的旅客,邊聞着薄荷葉,邊俯瞰整個皮革工廠,如巨型調色版的工廠由200多個彩色及白色大染缸拼湊而成,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》中的大染缸就是在這裡,非常震撼。
皮革工廠與舊城區一樣長久,這千年遺傳下來的傳統工業,沒有因科技發達的時代而被淘汰,反而生生不息地被盛傳至今並運作着。現時菲斯仍保留着人手染皮的工廠只有3間,卻成為了全球唯一及最大的人工染皮產地,歐洲有90%的人工手染皮都是來自菲斯。
工廠的生產程序,大致如下:
1. 常用的動物皮主要是來自綿羊、山羊、駱駝和牛,當中山羊和駱駝的皮被視為好品質。先把帶有毛髮的動物皮放到白色石灰缸中,以分隔毛和皮
2. 把脫了毛的皮放進混合鴿子糞便,牛、羊尿液的缸中。糞、尿液中的阿摩尼亞成分有助軟化動物皮,而皮革工廠奇臭無比的氣味就是由此而來
3. 適當地修剪皮子,然後放到不同顏色的染色缸中浸泡3天。染料的成份都是純天然的,主要來自植物和礦石等,如紅色是從罌粟花中提取;黃色從番紅花中提取;綠色從薄荷葉中提取;橙色從散沬花中提取
4. 清洗及涼曬
5. 將皮子整理好並運送到世界各地加工成皮製品
看着在環境惡劣、烈日當空下依然在大染缸邊,甚至跳進缸裡埋首苦幹的員工,其堅持到底是為了30歐元一日所謂的高薪,或是因為不想這個傳統工藝失傳?不論什麼原因他們這種刻苦耐勞的精神是值得欽佩。
摩洛哥是一個小費國家,絕對是沒有免費午餐吃,拍攝後接着是一連串的推銷活動,職員開始帶小編遊覽其三層店舖,賣着各色各樣的皮革品,如皮錢包、皮包、皮鞋、皮衣、皮帶、皮坐墊等。不是人人都喜歡皮製品,特別是摩洛哥的皮製品帶有濃烈的菲斯工廠氣味,但小編還是買了個皮手袋,記得要劈價劈價再劈價哦!在離開時小編給了20DH小費予殷勤的職員,如果你夠厚面皮不買東西、不給小費,免費參觀皮革工廠絕對不成問題。
離開皮革工廠便正式探索千年大迷宮,有旅客為防‘自轉’會參與半日導賞團價錢約30-40€,但到購物點的推銷活動也頗多,這是小編最討厭的,因此最後還是決定親力親為吧!打開Google Map嘗試能否走到下一個景點。
走在錯綜複雜的市集裡,不論大街小巷都沒有清晰明確的指標,四方八面都是通往不同方向的小巷,而小巷中分叉路又會再分叉,令人愕然及迷惘。
大街小巷狹窄得車輛都無法進出,要搬運重或大量貨件都是依靠人力手推車、驢子或馬車作運輸工具。與騾子擦身而過的感覺真的很神奇,在21世紀的城市中居然還有人是這麼傳統地生活着。

付了10DH為剛剛拉着騾子經過的男人拍照,是的摩洛哥人忌諱旅客們的鏡頭,但當你付出少少的金錢時,瞬間變成什麼事是都能辦,非常現實。這裡又不像馬拉喀什一樣會以電單車代步,因此被稱為無汽車之城。對小編來說這挺好的,若在狹窄的空間有大量電單車經過,必定是污煙漳氣。
色發林廣場/鐵匠工場(Place el Seffarine)
隨着皮革工廠的嗅味散去,換成連綿不絕的叮叮噹噹敲打聲,又在中央看到一棵古樹的地標,對!小編來到了色發林廣場。Seffarine有金屬工匠的意思,而叮噹聲是從工匠們密密敲打鐵片所發出。
銅器製作是菲斯另一個舉世聞名的傳統手工藝,周遭賣着各式各樣的銅、鐵、銀製品,人手敲打而出的銅盤、銅壺、銅器皿、銅首飾等令人眼花繚亂。小編不是銅器愛好者,沒有特意走進小店參觀,只是匆匆拍照便離開。
卡魯因清真寺與大學(Kairaouine Mosque & University)
舊城區有一座世上最古老以及世界第一個授予大學學位的高等學府 - 卡魯因清真寺與大學,比英國牛津大學早390年建成。這麼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小編當然想親眼目睹一番,可惜學府現在徹底成為了一座清真寺,非伊斯蘭教徒是不准進入。經過門口的小編,看見門打開了於是快快拍個照留念。
阿塔里納學院(Al Attarine Madrasa)

既然參觀不了最有名氣的學府,便向附近的別府出發 - 阿塔里納學院。此地小編有70%是跟隨Google Map走,30%是靠方向感,導航系統未至於完全失效。學院位於市集的香料區內,非常不顯眼,只有一個小小的牌掛在門口,若不細心留意一定會錯過,入場費為20DH一人。

步入學院簡直是另一景象,整個設計都很震撼,與其說這是一座學院,不如說這是一座藝術館。典型的天井格局,中央有個噴水池,有3層高,四面是課室和學生宿舍,比較現時的學校面積來說算是小。

學院主要混合了瓷磚、大理石、木材等建築材料。牆壁及地板以色彩豐富的瓷磚拼湊出不同花紋的馬賽克圖案。
小編最為喜歡牆上拼湊出的阿拉伯文,雖然不知道有什麼含意,卻充滿了阿拉伯風味。
木雕的大門和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石壁,精雕細琢,藝術感非常細膩,令人目不暇給。
學院內部的課室及宿舍設計沒有外圍的吸引,主要是參觀它的格局與結構,每個房內有一個小窗戶面向中庭,簡單的設計令人感覺曾在這裡學習過的學生都是苦讀詩書之人。較為有創意的旅客會特意把頭特出小窗戶外,而同伴則站到中庭為你拍照,效果挺有趣的。
舊城區還有很多值得到訪的學院、博物館或工作坊,但沒有當地導遊帶領下實在到不了那麼多地方,像小編一樣自己摸路及時間有限的人,只能揀選景點來參觀,反正小編最大的心願是參觀皮革工廠,其餘的就隨意而行吧!

小編走過地氈區、服裝區、布料區、香料區、食物區、更驚見有電子區賣着手機、USB、耳機等,天呀!小編真的當了舊城區是與世隔絕的地方。

然後幾過當地的理髮店偷望了一眼,全是馬賽克設計,會否太美呢?

當地人毫不禁忌地在店舖門口繪圖着自己所設計的馬賽克圖案,有機會的話小編也想親眼見證其製成品呢!

口渴時想找個類似7-11的便利店買飲品,那舊城便沒有了,然而能找到的是傳統式士多,飲品、零食、煙、生活用品都擺滿整間小店舖一眼關七。

走着走着發掘了一條富藝術性小巷,地板被塗成彩虹色,兩則掛滿了畫作品;七彩繽紛的瓷器碗;木雕刻成不同種類的裝飾品、磁石品等,如同走進了一條小藝術巷,是舊城區內較有時代感的小角落,很適合打卡。

究竟菲斯、藍城和馬拉喀什三者中那裡賣的東西最便宜?這方面小編沒有真正考究過,反正牙力夠強的,什麼地方都可以買便宜東西,但肯定的是菲斯的貨品最為集中。
布歇路德門/藍門(Bab Boujloud/ Blue Gate)
終於來到了通往舊城區市集的必經之路,以及舊城2條主路Tala’a Kebira 和Tala’a Seghira的起點 - 藍門。藍門於1913年法國殖民初期所建的,由3個對稱的拱門構成,歷史來說沒有舊城區的悠久。門的正及背面呈不同顏色,正面是代表菲斯的藍色馬賽克枝葉圖案,藍門的簡稱由此而來;背面則是代表伊斯蘭教尊貴的綠色。
別人說沒有走過藍門就等同於沒有來過舊城區一樣,所以小編總要穿過藍門一次,如《阿里巴巴》呼喚打開阿拍位神話的那扇門一樣神聖,只是小編是逆方向來到這裡。
中華餐廳(Restaurant Buoayad)
藍門附近是美食雲集區,很多餐館和小販都聚在這裡,可惜不怎麼吸引到小編光顧,因為不是西式的就是摩洛哥菜,已有點乏味了。
然而在藍門右方唯一一間的中華餐廳令小編喜出望外,二話不說的鎖定要在這間吃晚餐。老闆是來自中國,部分職員是當地的摩洛哥人,光顧的食客為華人面孔,大家都應該思中式菜吧!小編點了魚香茄子、炒四季豆和甜酸雞再配一碗白飯,是久違的味道,小編吃得很盡興。
梅里尼德王朝陵墓(Tombeaux des Merinides)

最後一站是到小山丘上的梅里尼德王朝陵墓觀賞菲斯古城的日落。陵墓位於舊城區的北面,有旅客會徒步到山丘約20mins,然而距離日落不到1hr,小編選擇了截的士直接到陵墓地。從藍門出發沿途看着山丘路,怎麼看徒步至少也需要30mins吧!
在陵墓大拱門前下車,司機願意等待並載我們回民宿,所以收費貴一點也沒所謂了。建於14世紀的陵墓地基本看不到其原貌,一遍荒涼地只有零碎的殘缺遺跡,但在夕陽下拍照卻有種置身古希臘的感覺,浪漫又桑滄。
在高處望着這密密麻麻的土地,已不知道白天自己是在那一個大街小巷徘徊着,興幸能逃出這大迷宮、興幸沒有遇上圖謀不軌的騙子、興趣自己沒有錢財身外物的損失。
當天菲斯整天都是陰天,遇不到最美麗的鹹蛋黃,卻見證着古城如何變成一片閃爍的黃土。隨着天色漸黑,逐家逐戶都亮起了燈,直至整片古城變成金黃色,在漆黑中亮麗地閃耀着,終於明白為何菲斯是全球10大最浪漫城市之一。

當大多數人都要求創新、進步時,菲斯的人卻墨守成規,甚至有些人也從未離開過這千年城,他們不講求與時並進,只希望把千年的歷史價值一代傳一代的流傳下去。
更多摩洛哥遊記
摩洛哥 - 秘密花院 【L’Oriental Medina Spa and Riad 】
Instagram聖地 - 摩洛哥舍夫沙萬 【Chefchaouen】
3日2夜私人團 - 撒哈拉沙漠【Sahara Desert】
Follow Me
Instagram: amyworldwanderings